“真是太感謝了,家里所有的重要證件都在塑料袋里,要是真丟了,麻煩就大了?!苯?,太茅社區(qū)的張女士拿到了失而復得的證件,激動地緊緊握住好心人李秋萍的手久久不肯放開。
12月8日下午,張女士在社區(qū)領了表,準備第二天給孩子辦理獨生子女證。路過堯豐市場時,張女士順便買了點菜。
吃過晚飯后,丈夫整理材料時發(fā)現(xiàn),裝有戶口簿和結婚證的塑料袋找不見了,粗心大意的張女士怎么也想不起來這個塑料袋到底丟到哪里了?“塑料袋里戶口簿、身份證還有剛從銀行取出來的1000元錢。錢是小事,證件丟了不但補證麻煩,連門都出不了了。”正當張女士和丈夫因為丟失證件愁眉不展的時候,張女士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打電話的人說撿到了一個紅色的塑料袋,塑料袋里有很多證件,問是不是張女士丟失的。在核實了包內物品后,兩人約定第二天一早在堯豐市場見面。
9日一早,張女士和丈夫一起來到堯豐市場,經過核對無誤后,張女士拿回了失而復得的證件,激動地無以言表,當場將包內的1000元拿出來要感謝李秋萍,可李秋萍說什么也不肯收。
“撿到東西就應該主動還給別人,試想一下要是自己丟了這么多證件,該多著急啊,所以你不要太客氣,如果實在不好意思的話,平時多光顧我的菜攤就行了。”李秋萍推開張女士的1000元錢,開玩笑地說。他們每天賣菜經常能撿到粗心顧客遺失的物品,手機就撿過四五個,像一下子撿到這么多證件還是頭一次。
原來,8日下午,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期,前來買菜的人挺多,李秋萍接待了一撥又一撥的客人,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攤位上居然有一個紅色的塑料袋,她拿起塑料袋發(fā)現(xiàn)還沉甸甸的,打開一看,里邊除了一個存折夾著一疊現(xiàn)金外,還有戶口簿、身份證及一疊表格,經過仔細辨認,身份證和表格上所填寫的信息一致,正好表格上還有一個電話號碼,晚上收完攤回家后李秋萍便給這個電話號碼撥打了電話。記者 蘇亞兵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