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燃氣公司張偉:惟其篤行 成己為業(yè)

2017-04-23 21:53:14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可以為了企業(yè)前行付出全部心血,也可以為了企業(yè)發(fā)展節(jié)衣縮食——這種愛企業(yè)如同愛自己家庭的國企工人特質(zhì),在臨汾燃氣公司管線所所長張偉身上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走近張偉,不論是工作的作風與成效,抑或是工作點滴與細節(jié),都生動描繪出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使命感的形象。從1992年成為煉焦車間的一名推焦車司機伊始,到后來的車隊司機,再到2000年進入管線所當抽水工、班長、副所長,一直到2015年走上所長崗位,在任何崗位上,張偉都干得有聲有色、好評如潮。

    熟悉張偉的人對他的評價高度一致:這是一個極其認真、特別敬業(yè)的人。

    鐵面無私促安全

    98%以上——這是臨汾燃氣公司的漏氣隱患自報率,放眼全國的燃氣輸配行業(yè),這也是一個驕人的成績。成績的取得,與張偉密不可分。

    曾幾何時,臨汾城區(qū)的燃氣管網(wǎng)哪里漏氣、哪有隱患,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社會群眾的舉報,為此,搶修員們疲于奔命,安全形勢異常嚴峻。這樣的局面讓當時剛剛就任分管巡檢副所長的張偉憂心忡忡。

    他很快找到癥結(jié)之所在:有些巡檢人員對安全和職責的重視程度不夠,巡檢責任的劃分不清晰。他決定擺    出一副嚴面孔,迎著罵聲去提高工作,同時推行了嚴格的管理辦法。

    他將700余公里管線劃分為30個片區(qū),每個片區(qū)都明確了負責人,明晰了每個巡檢員的責任邊界,同時推行“計劃性巡檢”,讓每個巡檢員提前一天上報工作計劃,要求內(nèi)容詳細到哪個時間段去巡檢那一段管線。

    隨后,他拿著一摞巡檢計劃單去查崗。采取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連續(xù)一個月夜以繼日,蹲守街頭,查到許多問題,也揪住一些工作不力的現(xiàn)象。他強迫自己擺出一副鐵石心腸的樣子,只要查出問題,不論是誰、按章辦事,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這也是切切實實為了大家好。我們的管線超期服役、老化嚴重、隱患頻發(fā),一旦出了問題,上上下下都有責任,巡檢員更是第一責任人?!睆垈フf:“我是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睆男瓮撛O到成績斐然,在張偉用嚴格的管理讓巡檢班取得了脫胎換骨的巨大變化,成為一支作風過硬、工作扎實的團隊,榮獲了國家級巾幗文明崗稱號。2016年,全所發(fā)現(xiàn)管道漏氣隱患488處,調(diào)壓設備失穩(wěn)征兆33起,隱患自報率達到98%,管線安全達到了可防可控。

    施行良策提效率

    管線所的工作有其特殊性:生產(chǎn)任務多、時效要求高、危險性較大。

    對此,張偉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計劃、執(zhí)行、檢查、糾偏、考核、總結(jié)的“六步工作法”。他把所有任務編制成年、月、周三級計劃,做到人力物力均衡投入;根據(jù)計劃提前準備、按時開工,控制了質(zhì)量、進度、成本;經(jīng)常性地進行總結(jié)回顧,提煉經(jīng)驗進行推廣,實現(xiàn)整體工作螺旋式上升。其中,他力主推行的量化考核成為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

    張偉就任管線所所長后,深思熟慮提出量化考核制度,并得到了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為了達到獎勤罰懶的效果,他大刀闊斧的推行了量化考核。他說:“面對這么大的工作量,必須用合理的制度激發(fā)大家的工作能動性和主動性。”搶修員們每一項工作都能換算成相應的分值,換閥門、切改線、焊管道……干多少活得多少分,相應的工資待遇也有不同。放眼管線所,怨聲載道的少了,積極工作的多了;人浮于事的少了,兢兢業(yè)業(yè)的多了。

    2016年,管線所進行新用戶送氣140處,管道切改線187處,調(diào)壓檢修347臺,閥門保養(yǎng)1298座(次),順利完成了各項生產(chǎn)作業(yè)任務。

    主動作為降成本

    管理上去了、安全提高了、效率增長了,張偉又把目光投向了技術攻堅、降低成本方面。

    眾所周知,在搶修工作中,成本最大的不是設備、不是備件、也不是人力,而是路面開挖之后的恢復費用。

    “如果定位更準、開挖面積更少,那就為公司省了大錢?!睉汛н@一想法,張偉和幾名熟知巡檢工作的老職工們不斷研究、交流探討、多次試驗,成功總結(jié)出一套“平行定位法”。

    這個方法在找漏點過程中得到了實踐檢驗,定位準確率從原先的75%大幅提升至96%以上。

    管線所的庫房內(nèi)有幾個回收廢棄的大閥門,由于年代久遠、雜質(zhì)較多,已經(jīng)不能正常閉合,失去了閥門的基本功能。它們是DN300、DN400管線上的閥門,每更換一個需要兩三萬元的費用。

    為了修舊利廢、降低成本,張偉利用夜班值守和節(jié)假日的時間,帶著幾名老技術員一宿一宿的泡在庫房里,出點子、想辦法,從技術上進行攻關。

    后來,他們自制了一套“液壓注油專用工具”,向閥門里注入煤油進行清洗。

    “我們反復試驗,發(fā)現(xiàn)注入煤油后浸泡24小時,然后再注油,反復幾次閥門就能閉合了?!眱H此一項,張偉又為公司節(jié)省了十余萬元。

    除此以外,他還攻克了調(diào)壓器運行不穩(wěn)的難關,對許多存在回收利用可能性的配件進行了修復,并引導了管線所形成了學技術、搞攻堅、降成本的良好風氣。

    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張偉帶著管線所一路向前、不懼風雨,如今的管線所,人人識大體、顧大局,熱愛集體、不計得失,成為一面奪目的紅旗,張偉本人也被評為集團公司的特級勞模。

    記者 柴云祥


     

責任編輯:付基恒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