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零距離地傾聽他們的‘呼聲、心聲、嘆息聲’,關注他們的‘大事、小事、家務事’,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眾的疾苦記在心上,建立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幫助他們化解矛盾糾紛,真心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群眾的信任與稱贊?!边@是翼城縣檢察院檢察干警的心愿。
為深入開展“一村一警”聯系走訪活動,翼城縣檢察院高度重視,成立了以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馬興元為組長的“一村一警”活動領導小組,下設21個駐村(社區(qū))工作隊,副隊長由院領導組成,同時抽調34名干警進駐10個村(社區(qū))落實一村一警聯系制度,實行了警力下沉,確保了所駐村(社區(qū))與干警建立健全聯系群眾的長效機制。
“無縫對接”把檢察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一村一警”活動開展以來,該院檢察長馬興元要求全體干警帶著感情入戶走訪,主動聯系,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努力當好“社情民意的信息員,政策法規(guī)的宣傳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平安創(chuàng)建的督導員,便民為民的服務員”,真正把檢察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檢察長馬興元帶頭深入農村,撲下身子,零距離服務基層群眾,全力構建和諧檢民關系。在王虎村,馬興元通過村干部了解到郭相貴家的特殊情況,親自登門走訪。郭相貴家有五口人,年老多病的老人,聾啞殘疾的女兒,身患心臟病的妻子,沉重的家庭負擔全壓在郭相貴身上。19歲的兒子郭洋洋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早早輟學在一家企業(yè)打工,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天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突遭車禍,頭部受到重創(chuàng),雖經全力搶救保住一條性命,但卻留下嚴重的后遺癥,生活起居要靠人照顧,基本喪失勞動能力。肇事者逃之夭夭,郭家沒能得到分文賠償。為保住唯一兒子的性命,郭家雖債臺高筑仍不放棄治療,花去近20萬元。20萬元對一個貧困的農村老百姓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就在全家陷入極度困境時,檢察長馬興元登門走訪,讓郭家有了希望。馬興元和郭相貴家人促膝交談,全面了解他家的思想動態(tài)和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后,幫助其制定生產生活發(fā)展計劃,協助解決發(fā)展中的具體困難。馬興元在郭相貴家院內院外仔細考查,發(fā)現他家院外有一塊地方適合搞養(yǎng)殖,于是就多方找關系協調,很快給他們聯系購買了15只價值6余萬元的阿勒泰種羊,隨后又去書店精心挑選,購買了一些養(yǎng)殖類和科技類書籍親自送到郭家,鼓勵和引導他們樹立信心,面對現實,轉變觀念,通過自力更生逐步擺脫貧困。回到單位馬興元又馬不停蹄地幫兩個殘疾孩子聯系民政部門、殘聯等單位協調辦理殘疾證等事宜。事后馬興元只要一有空就去郭相貴家,經常給他們帶一些米、面、油、衣物等生活用品,并和他們拉家常,了解他們家的生產生活和發(fā)展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進一步強化了檢察機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12月3日,記者跟隨檢察長馬興元等干警來到位于縣城幾十公里外的山區(qū)王虎村,當車行至西溝大壩一條崎嶇山路時,車窗外的情景著實讓記者們嚇出一身冷汗,一條剛好能通過一輛小汽車的路,兩邊溝壑縱橫,很是危險。馬興元告訴我們:“這條山路去年雨水多給沖斷了,該村的村民們一時無法正常走出村莊,是咱檢察院‘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走訪時發(fā)現后,從檢察院的經費中硬擠出3萬元把此路才先給墊起來,現在只能勉強通過一輛小汽車。目前,我們正在全力協調有關部門籌集修路資金(已經籌集了20萬元),爭取盡快給村民把路修好?!?/p>
來到郭相貴家的農家小院,院內曬滿豐收的玉米,在陽光的照射下金燦燦的,院外雞鴨成群、豬羊滿圈,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見到記者,郭相貴夫妻二人感動的淚流滿面。郭相貴告訴記者:“我家現在的生活好多了,這一切多虧了檢察院的馬檢,是他給了我們家希望,他對我比我父母恩情都大,感謝馬檢,感謝人民檢察官,感謝幫助過我的好人?!?/p>
今年7月份的一天,突然雷鳴閃電,一場暴雨從天而降,正在上班的馬興元如坐針氈,下這么大的雨,他擔心王虎村村民有險情。于是,他不顧個人安危叫上司機,驅車來到王虎村。冒著大雨,馬興元打著雨傘,挨家挨戶查看有沒有險情,此舉動感動了整個小山村的老百姓。馬興元就是這樣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時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才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和贊譽。
密切檢民關系解決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按照翼城縣委政法委“一村一警”活動的統(tǒng)一安排部署,副檢察長侯太平所在的服務隊服務的對象是西閆鎮(zhèn)。為了及時貫徹落實此項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他們抽調5名干警聯系9個自然村,先后深入農村200余人次,收集意見、問題50余條,分門別類,分別處理。侯太平每走一戶,接觸到每一個居民,都會及時了解他們需要什么、想解決什么、有什么困難。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不遺余力地去幫助他們。據了解,有10戶貧困戶得到了侯檢的幫助,有給現金的、米面油的、衣物的、飼料等。貧困戶需要什么就幫什么,提供多種幫扶品,實實在在按需所幫。今年汛期,西閆發(fā)生水災險情,侯太平不顧個人安危,組織村民帶頭搶修,并協調聯系3萬元資金,幫助重建橋梁。作為隊長他以身作則,從不計較所做的事在不在職責范圍內,同時要求每位干警在進村入戶時,一定要做到親民、務實、幫困、解難,成為人民群眾心中最滿意的檢察官。
“一村一警”聯系走訪,不僅是要發(fā)揮政法干警護民安民本職,更要知民情、解民憂。副檢察長車廣永是澆底鄉(xiāng)的隊長。針對澆底鄉(xiāng)地理位置偏僻、產業(yè)發(fā)展困難、人民生活貧困的現實狀況,工作隊要求各位聯村干警利用自己特長、信息優(yōu)勢,結合實際,為本村尋找致富項目、提供致富信息、拓寬農產品銷路,在切實讓村民脫貧致富上下一番工夫。為摸清所包聯村的基本情況,主動為其解決實際困難,切實當好“信息員、宣講員、調解員、督導員、服務員”,車廣永一進村就是一整天,對所包村的基本情況掌握得了如指掌。有時候白天沒有時間,他就趁著晚上下班時間到村里走訪,把開展“一村一警”聯系活動與日常工作統(tǒng)籌兼顧,做到相得益彰,相互促進,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扎實的工作作風,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事,真正做到幫扶對象家中有困難必到、家中有大事小情必到、電話求助必到,經常與群眾聯絡感情,真心關注群眾疾苦。截至目前,澆底政法工作服務隊走訪過的農戶已經達到1500戶,達到全鄉(xiāng)總戶數的90%以上,并建立了村情民意冊,撰寫民情日記,各干警對所駐村的基本情況、產業(yè)發(fā)展現狀、綜治法制現狀,每家每戶的情況都能做到了然于胸。
翼城縣檢察院借“一村一警”活動的平臺,通過與群眾零距離的上門走訪,進一步建立了和諧檢民關系,同時還讓干警們深入社會,體察民情,踐行群眾路線,更好地履行職能服務民生,不僅加深了檢民之間的聯系,也拓展了檢務公開活動,全面提升檢察隊伍的新形象。 記者 趙玉峰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翼城:氣瓶充裝再次接受“體檢”
下一篇: 翼城:小核桃讓我在自家門口就業(y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