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情愫

2010-01-28 10:16:00 來源:臨汾新聞網


喜歡皮影自《大明宮祠》始。10年前,《大明宮祠》首播著,我的心被迷醉著,那華麗的場景、華麗的服飾、華麗的詞曲、華麗的辭藻,一切是驚人得悅心奪目。尤其那如詩如詞的對白、如流淌的音樂,充斥著澎湃不盡的欲望和張力,使人有著不可救藥的窒息。最令人心旌搖曳的是那幕皮影,在劇始、劇中、劇末多次啟幕的《采桑女》:春日綠草萋萋,野花飄擺中悠長的驛道,驛道上一對素不相識男女的邂逅,邂逅的男子是騎馬的將軍,英姿煥發(fā),采桑的少婦,則容顏似玉。
男子:”這位姑娘,請你停下美麗的腳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樣的錯誤?女子:“這位官人,明明是你的馬蹄踢翻了我的竹籃,你看這寬闊的道路直通藍天,你卻非讓這可惡的畜牲濺起我滿身泥點,怎么反倒怪罪是我的錯誤?”
男子:“你的錯誤就是,就是美若天仙……”
那詩化、典雅的對白,浸透出多少纏綿,凄美與憂傷,讓絢麗的春景黯然失色,卻使人墜入情感的迷境。那帷幕下的觀眾已不是天真無邪的太平,木訥的太監(jiān),而成了我,或許有你。心旌搖曳著,意猶未盡,我買了一套影碟,又買了一冊劇本。由此,喜歡上了皮影。
5年前,江南柳絮中的烏鎮(zhèn)。皮影的帷幕前一個觀眾,幕后一個挑纖的老者,片刻,幕前似乎已空無一人,我彷佛走進了帷幕,成了老者舞動的皮影,意猶未盡。一年前,川東細雨中的閬中:幕前江南江北的游客,幕后五六個挑纖的高手,那挑動的似乎已不是皮影,而是我們那不安分的靈魂,還是意猶未盡。真不知意猶未盡的是皮影,還是我的心緒。
10年逝去,燈節(jié)漸近,《大明宮祠》在屏幕里重播著:那陰雨籠罩下的長安,長安如晝的燈市,燈市里羞澀的笑顏……宛如一曲從大唐吟唱至今的長歌,如慕如怨,如泣如訴。那皮影里騎馬的將軍,采桑的少婦,又博來網上如潮的感嘆、感慨、感動。可老學究們卻大罵它們亂搞了歷史。其實它的罪過哪里是亂搞了歷史,而是撥旺了我們心底蟄伏著的激情。
游走于潮汐般起起伏伏的感動中,我終于感悟出:那感動我們的不是帷幕,也不是皮影,只是我們自己。那與生俱來的對相知相愛的渴求,那與死同在的對長相守的期冀,是靈魂最孤寂和美麗的憧憬,可它如紅日、皓月,有著可望不可及的高度。于是,我們感動著自己那份似曾期盼、似曾有過、似曾走失或似乎還守望著的感情。于是,就有了對皮影扯不斷、理還亂的情愫。
對于皮影,你有和我一般的情愫嗎?(亦耕)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