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太原人民收獲了眾多人生體驗。在街頭看海,在馬路上劃船,在人行道上游泳……這些“奇異”的景觀現象,也正反映了城市發(fā)展中的諸多弊端。
為什么會出現“城市內澇”?
表層原因是城市排水設施跟不上城市發(fā)展所導致的,深層原因則是跟城市地表大量硬化有關。鋼筋水泥過多地替代了能夠涵養(yǎng)水源的林地、草地、池塘等,裸露的土地已成為稀缺資源,自然水循環(huán)被切斷,使地下管網的排水壓力大幅度增加。究其根本,排水管道建設不合理、城市下水管道規(guī)劃理念落后和雨水利用意識淡薄才是真正造成“城市內澇”的原因所在。
為了徹底告別“晴天就旱、下雨就澇”的問題,近年來“海綿城市”的概念逐漸浮出水面。
什么是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采用“源頭處理,分散集中”的方法,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從而優(yōu)化城市排水系統(tǒng)。
我國作為水資源短缺的國家,城市缺水問題尤為突出。近年來,各地都在探索運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努力解決城市缺水問題。
其中,作為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中唯一一個縣級市——河北省遷安市,就是建設“海綿城市”的優(yōu)秀范例。為了讓雨水和大地充分接觸,重構生態(tài)水循環(huán)。遷安市在公園健身步道鋪設透水混凝土;在停車場下鋪設各種中砂、粗砂和碎石;陸續(xù)建設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植草溝……2018年臺風“安比”過境時,15個小時強降水達到108毫米,遷安市內39個歷史內澇區(qū)段無一積水,徹底結束了雨季“城市看海、汽車拋錨、岸上捕魚”的歷史。
如何打造海綿城市?
首先要重視綠地作用,提升雨水利用意識。在我國綠地管理中,“重排輕蓄”現象一直較為嚴重。傳統(tǒng)的城市排水方式不注重綠地與水系連通性,采用快排模式,依靠管渠、泵站等設施,追求“快速排出”和“末端集中”控制,卻忽視了綠地在排水中削峰減流、控制徑流污染的重要作用。要將“海綿城市”觀念的宣傳教育貫徹到民眾中去,利用各類媒體讓百姓大眾了解“海綿城市”理念,懂得雨水利用知識。
其次要著重提高“海綿城市”建設相關的技術。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我們應綜合使用各種先進的綠色裝備,積極使用現在生態(tài)技術,實現海綿城市的彈性以及其對雨水的“吸、保、排”功能,落實到“滲、滯、蓄、凈、用、排”各分項工程的建設當中去,并對各分項工程進行合理的組裝和空間規(guī)劃以達到最優(yōu)的雨水截取效果。
最后要制定完善“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法規(guī)制度。為“海綿城市”的建設提供政策支持,建立海綿標準體系,使得“海綿城市”能夠得到更好更快的發(fā)展。同時要不斷推進監(jiān)測,完善“海綿城市”評價及維護體系,完善雨水利用數據庫,構建海綿城市信息化綜合管控平臺。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