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沛)“白天在日間照料中心和大家打牌、唱歌、跳舞,到飯點花2塊錢就能吃得不賴,不用娃兒們守在跟前,他們放心,我們也舒心?!比涨?,家住蒲縣喬家灣鄉(xiāng)后堡村63歲的席大爺高興地說。
為切實解決當地農村留守、獨居和空巢老人養(yǎng)老難題,讓農村老年人能夠安度晚年,今年,蒲縣在后堡村實施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按照“政府支持、村級主辦、群眾參與、互助服務”的原則,通過向上申請和自身籌措等方式籌集資金10萬元,利用村委原有空置住房,經過簡單裝修,添購日常生活、文化活動等設備,建成建筑面積200平方米的照料中心,設有餐廳、文藝活動室、醫(yī)療室等,不僅為農村老年人生活提供了保障,也極大地豐富了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截至目前,該中心有30多位老人在這里接受日間照料。
在后堡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里,筆者看到有近30位老人正圍坐在一起,有的在打牌下棋,有的在讀報聊天,有的在隨著音樂哼唱,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其樂融融。席大爺告訴記者,中心成立以來,他和村里的老人幾乎天天來,大家白天在一起相互照應,平均每頓飯僅花2元錢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飯菜,比一個人呆在家里舒心多了。在后廚,張師傅正忙碌著將蔬菜卸車,“這些都是綠色有機食品,我們這里飯菜不僅要可口,還要保證老人們的營養(yǎng)均衡,盡可能在生活上讓他們感到沒有顧慮?!逼芽h喬家灣鄉(xiāng)后堡村全村目前有1401口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35人,很多人子女常年打工在外,生活無人照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除推廣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外,蒲縣積極探索其他農村養(yǎng)老模式,切實解決農村老年人養(yǎng)老問題。倡導民辦經營,紅道鄉(xiāng)敬老院,投資160萬元,內設床位100張,現有供養(yǎng)對象31人;引深集體運營,薛關鎮(zhèn)敬老院,由“霞光計劃”項目資助,內設床位40張,現有五保供養(yǎng)對象15人,由薛關村委集體管理;規(guī)范政府運營,黑龍關鎮(zhèn)敬老院,總投資235萬元,其中省政府投入180萬元,縣政府配套資金55萬元,設計床位72張,現已入住五保對象11人。通過多種模式相輔相成,該縣正在讓農村老人實現從“老有所養(yǎng)”到“老有善養(yǎng)”。
編后
蒲縣“白天入托接受照顧和參加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農村日間照料中心模式,在解決農村養(yǎng)老問題上作出了有益的嘗試,是一條符合農村實際、具有農村特色的養(yǎng)老新路。
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應因地制宜,可以將用房、用地、資金等方面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越辦越好。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