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縣啟動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治理行動

2020-09-17 08:59:35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shù):

王淵檢查建筑領域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時強調

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全面排查全力整治

  臨汾新聞網訊 9月10日,市委常委、翼城縣委書記王淵到縣二輕經理部家屬樓、土地宴會廳等場所就建筑領域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進行檢查。要求樹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嚴格落實省委、市委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會議精神和省委“五個一律”要求,舉一反三,壓實責任,全力營造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房屋有沒有改建?手續(xù)是否齊全?”王淵每到一處都詳細查看房屋建筑結構、隱患處置、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措施等情況。他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會議精神,深刻汲取襄汾縣8·29重大坍塌事故的慘痛教訓,迅速打響建筑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攻堅戰(zhàn),舉一反三,明確各單位職責、工作重點、責任分工和時間進度要求,全面開展城鄉(xiāng)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對擅自拆改、加層、擴建房屋進行仔細摸排,做到底數(shù)清、情況明。要聚焦重點領域,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全面排查、全力整治,做到全覆蓋、無盲區(qū)、無死角。針對排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實行分類處置,明確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做到該停用的堅決停用,該拆除的堅決拆除,該加固的立即予以加固,全力消除事故隱患,遏制防范安全事故發(fā)生。

  王淵強調,要嚴格落實部門監(jiān)管責任、行業(yè)主管責任、企業(yè)主體責任和屬地監(jiān)管責任,扣緊壓實安全生產的責任鏈條,把建筑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和“三零”單位創(chuàng)建工作結合起來,上下聯(lián)動、部門協(xié)作,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扎實做好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及各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營造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徐鵬飛)

扎扎實實搞排查 徹徹底底抓整改

翼城縣啟動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治理行動

  翼城縣按照省市會議部署,聚焦建筑領域安全,堅持“全覆蓋、零容忍、嚴執(zhí)法、重實效”的原則,制定整改方案,扎扎實實搞排查,徹徹底底抓整改,努力為廣大群眾營造安全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

  市委常委、翼城縣委書記王淵,翼城縣委副書記、縣長劉鋒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專項整治工作,深入建筑領域安全重點區(qū)域進行檢查,要求全力抓好賓館飯店、大型集會、商業(yè)慶典、展覽展銷等人員密集場所專項排查和煤礦、尾礦庫、?;贰⒔煌?、消防、地質災害、防汛等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不丟掉任何一個盲點、不留下任何一個死角。

  8月31日,縣委、縣政府成立建筑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領導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并要求相關成員單位立即對全縣所有建筑物、構筑物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把宴會廳、學校、商場、養(yǎng)老院、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老舊小區(qū)等人員密集場所作為重點進行排查。截至9月5日下午5時,共排查980余處。

  按照省市領導有關指示要求,翼城縣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治理行動。整治范圍包括全縣城鄉(xiāng)房屋建筑、構筑物、市政運營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重點排查整治城市社區(qū)、城鄉(xiāng)接合部和農村各類建筑中存在違法占地、違法建設、違法改造和裝修、擅自改變房屋用途、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建筑和違法違規(guī)審批經營活動等。專項排查整治分為全面摸排、掌握底數(shù),立即整治、消除隱患,壓實責任、建立長效機制三個步驟。通過成立領導組和工作專班,建立日報告、周例會制度,強化部門協(xié)同,嚴格督導考核,強化輿論引導,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該縣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說,按照專項整治實施方案要求,縣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整治領導小組按照建筑物類型,共分了十大類40余小類進行分組摸排,要求縱到底、橫到邊,無盲區(qū)、無死角,不落一處。并成立了專項督導組,對此次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查,對行動遲緩的部門和個人進行嚴厲問責,確保此次專項整治工作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張瑞麗 侯亞楠 續(xù)文華 孫晶)

“四好”先鋒隊 勁吹文明風

翼城縣唐興鎮(zhèn)搭建黨群連心橋

  今年以來,翼城縣唐興鎮(zhèn)通過著力打造“四好”先鋒隊,巧妙搭建起黨群連心橋,并以“四好”先鋒隊為依托,打造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把文明實踐活動融入基層黨建、文明創(chuàng)建、鄉(xiāng)村振興和社會治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極大提升。

  “好聲音”“好鄉(xiāng)風”“好家人”“好環(huán)境”“四好”先鋒隊是唐興鎮(zhèn)在黨員聯(lián)戶基礎上,以團隊化服務為抓手,結合黨員分類管理,把各村有能力的黨員進行分組編排,打通宣傳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唐興鎮(zhèn)壽城村村民史春寧家里條件不好,愛人殘疾,女兒腦癱,在“好家人”先鋒隊的幫助下,去年6月1日開始在村里的日間照料中心工作,既能照顧家里,也有了固定收入。

  史春寧只是“好家人”先鋒隊服務群眾的一個縮影,先鋒隊還以串門拉家常的方式不定期對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社區(qū)矯正人員、低保戶進行走訪,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

  壽城村黨總支副書記魏香萍說,每年的端午節(jié)、七一等節(jié)日期間,村里都要組織開展孝老敬親、愛黨愛國等活動,使廣大群眾感受到文明實踐帶來的幸福感。

  “好鄉(xiāng)風”先鋒隊則積極倡導文明鄉(xiāng)風,要求村民在婚喪事操辦上,本著不鋪張浪費的原則,簡化行事,并與事主簽定了承諾協(xié)議。截至目前,該村規(guī)范村民簡辦白事4起,勸導和阻止大操大辦2起,用文明新風滋養(yǎng)美麗壽城。

  唐興鎮(zhèn)古城村結合實際,將村里有能力的50名黨員編入“四好先鋒隊”,并以10戶至15戶為一個管理單元,將全村906戶劃分為50個網格,實現(xiàn)了黨員聯(lián)戶全覆蓋。

  “好聲音”先鋒隊以宣傳各項政策、國家大事、縣域經濟發(fā)展、民生實事等為重點,讓廣大群眾第一時間聽到黨的聲音、新的知識。自“好聲音”先鋒隊成立以來,隊員們每月都會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開展或入戶理論宣講,對行動不便的黨員進行送學上門,還對群眾關心、關注的《民法典》組織聯(lián)戶黨員入戶為村民進行了宣講,進一步提高了村民的知法、守法、尊法意識,幫廣大群眾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

  “好環(huán)境”先鋒隊主要以保持大街小巷環(huán)境整潔為重點,讓群眾在黨員的帶動下,形成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用文明行動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唐興鎮(zhèn)古城村“好環(huán)境”先鋒隊隊長吉國寶說,先鋒隊每月都要進行兩次全民義務清掃活動,隊員們不僅自己積極帶頭,還發(fā)動家人和鄰居主動參與,并及時發(fā)現(xiàn)、制止、處理和上報存在的環(huán)境突出問題,全村形成了爭相參與、全民行動、相互趕超的良好局面。

  唐興鎮(zhèn)不斷深化“紅色細胞工程”建設,全面推行“四好”先鋒隊黨員團隊化服務。一支支熱情洋溢的“紅色隊伍”,從參與義務清掃、入戶宣傳政策,到走訪慰問困難群眾,幫助解決生活困難,再到調解矛盾糾紛、處置安全隱患,服務內容涉及多個層面和多個維度。

  “四好”先鋒隊搭建起黨員為民服務的有效平臺,發(fā)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激發(fā)了黨員參與志愿服務的內生動力,助推黨員把為民服務的初心落細落小落實,讓黨員有責、有位、有為,為群眾創(chuàng)造安全幸福、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唐興鎮(zhèn)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唐興鎮(zhèn)將繼續(xù)堅持“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打造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普服務和健身體育服務等綜合性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使文明實踐活動常態(tài)化、陣地建設再提標、四好先鋒隊再完善,使文明實踐活動更加豐富。(張瑞麗 吳艷霞)

顆顆酥梨 鋪就致富路

  豐收時節(jié),翼城縣南梁鎮(zhèn)南常村李成彪的梨園里一片繁忙景象。翔宇果業(yè)在他的帶領下,秉持綠色健康的理念,注冊綠色商標,入選“翼城優(yōu)品”,在助力扶貧、脫貧上不斷注入新活力。2011年以來,翔宇果業(yè)不斷引進新的技術和品種,以綠色果品為生產理念,積極打造產供銷一體化服務格局。目前,玉露香梨共占地300余畝,今年產量10萬公斤。 胡波

南撖東岳廟

  南撖東岳廟位于隆化鎮(zhèn)南撖村南,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重建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是全國現(xiàn)存最早的東岳廟。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撖村地處半山丘陵地帶,這里草木蔥蘢,綠樹環(huán)繞,風景秀麗,翠色誘人。進到村里,遠遠就可看到廟門上所書“威光四射若臨泰岳崇福地,圣德廣被似沾澤雨沐春風”兩行金光閃閃的大字。

  東岳廟坐北向南,有正殿、獻殿、過殿、舞樓,廊房。正殿左右各有耳殿3間,東西兩側有配殿,依次為三官殿、菩薩殿、娘娘殿、財神殿、火神殿、馬王殿、龍王殿、土地殿。正殿殿門和廊柱上書“為人不昧良心何懼陰刑赫赫,做事須循天理當知神鑒煌煌”和“福因善造勸世人多孝多讓多舍多節(jié)欲,壽以德延望諸君勿貪勿詐勿惡勿欺心”的楹聯(lián),提醒人們參拜東岳大帝貴在棄惡從善,做事要循天理,做人要講良心。

  古時,翼城不少村莊都建有東岳廟。東岳廟所祀之神是陰間主宰泰山神,相傳為盤古王的第五代孫。漢明帝永平年間,封他為泰山元帥,后又被封為東岳大帝。從戰(zhàn)國起,泰山一直是歷代皇帝的封禪圣地。

  南撖東岳廟建筑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古樸、粗狂。正殿面寬3間,進深2間,單檐廈兩頭,前部有廊,頂部灰筒板瓦鋪蓋,五脊六獸均為琉璃制品。檐下柱頭施欄額、普柏枋及斗栱7朵,柱頭為五鋪作出雙昂,補間五鋪作重栱出單抄單下昂。原梁架結構屬“徹上露明造”,加工制作較粗。獻殿面寬3間,進深2間,單檐廈兩頭,頂部灰筒板瓦鋪蓋,檐下斗栱7朵,柱頭、補間均為四鋪作出單昂斗栱。前后檐對外敞露,檐柱柱頭施圓木欄額。特別是獻殿上的一根直徑近50公分的通直額方,據(jù)民間傳說,很可能是用當?shù)氐那G條木制作的,荊條木為落葉灌木。整座建筑粗獷古樸,古色古韻,具有較強的元代風格,在古建筑史上有著較高的研究價值。

  南撖東岳廟之所以受到專家們的青睞,還因為此廟與該村流傳的目連戲緊密相連。

  目連戲原始、古樸、粗狂,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和“活化石”。據(jù)考,南撖村的目連戲就是從本村蓋東岳廟開始的。據(jù)老輩人相傳,元代的皇帝十分尊崇道教,曾下旨讓全國各地大修東岳廟,可是,當時的南撖村因財力匱乏,只蓋了東岳大殿,為了酬神還愿,后經村人商議,每年演一次目連戲作為補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每六年演一次目連戲的習俗。此劇在清代以前只是每六年演出一次,到民國年間,南撖村組建了民眾劇團,還走村串鄉(xiāng)巡回演出。

  “飛板流水梆子腔,方言葷詞疊俚語。吐火吞刀玩鋼叉,跳圈登壇耍雜技……”目連戲古老、原始,對研究中國戲劇起源、沿革及傳承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為中華史學、文學和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2011年,翼城目連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一座古廟,一臺古戲,相互襯托、相映成趣。它向人們傳遞了那個時代獨特的文化信息,至今仍充滿著神秘色彩。翟銘泰 黃將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