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質量首先取決于原料的匹配,記者看到,一個巨大的磁吸盤把各種原料吸放到沖天爐準備熔化的同時,記錄員根據顯示重量進行詳細登記,登記內容包括上料的具體時間、批次、每批料重,以及每批鐵料中各種爐料的配比。在電爐里,爐前鐵水管理儀對每次調質和化學成分的調整過程進行自動記錄,直到調整到化學成分達標,調整前、中、后,都由光譜儀進行化學成分檢測,自動傳輸檢測數據。在爐前操作臺上,放著一本厚厚的工藝作業(yè)指導書,工人可以隨時對比各種數據和操作要求。池工程師告訴記者,生鐵、廢鋼、廢機鐵、回爐料、合金材料等原材料的配比,碳、硅、錳等化學成分的化驗,都是要把住產品質量的第一關,根據成分可以推測出產品的強度、硬度,在保證質量和工藝要求的范圍內,滿足客戶對產品硬度、強度、珠光體等特性的要求。在型砂即澆注入模工序,當日型砂性能檢測數據清楚地記錄在一個版面上,時間、水分、緊實率、透氣性、強度、灼減量等各項指標詳細記錄,這些都是在運行過程中每次調整的指標記錄。池工介紹,每兩小時還要對產品進行在線檢驗,以保證產品的表面質量和內在質量,其中包括產品的光潔度、尺寸、大小、強度、硬度以及產品內在的光澤程度。
記者看到,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溫度測量由遙控電腦來控制,溫度傳感器直接把數據傳到了電腦上,防止人為控制的失誤,保證精準度。軸承類模具、油槽內不允許有粘砂等“看版”以圖像示范的形式張貼在操作機器上,在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有明顯的標示。特殊情況應急預案、設備操作規(guī)程、安危警示牌、產品外觀檢驗圖示、不良反饋警示等“看版”,直觀地指導著現場工人按規(guī)程操作。此外,每個工段的記錄都由專門負責人簽字,從生產工序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上嚴把產品質量。
池工程師對記者說,對于每爐的產品,他們都要進行抽檢,如若發(fā)現不達標,整爐產品就要回爐再生產。對于現場計量設備,他們會定期進行檢測,每個設備的維護和保養(yǎng)都由專門負責人簽字。除塵設備都有自動報警裝置,保證了排放標準的自動控制。此外,他們每天早晨還要召開質量分析會,分析前一天的產品質量,總結好的經驗,查找不足,提高產品質量,確??蛻魸M意。
在這個球鐵生產車間里,“傻瓜工藝”的規(guī)程使每道工序的技術把關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工人師傅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卻又顯得格外有條不紊。
記者 張玉萍 王曉靜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