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46年前糧油供應證 一個時代的見證

2018-07-30 22:07:32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我市收藏愛好者張師傅收藏到一本46年前的糧油供應證,這本糧油供應證來自我市汾西縣,記錄了當時供應糧油消費情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這本糧油供應證手掌大小,第一頁為紅色的印刷文字“最高指示”,內容共有四條,其中有“必須把糧食抓緊”計劃用糧,節(jié)約用糧”“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發(fā)展經濟,保障供給,是我們的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的總方針”。另外還有“使用規(guī)定”,相關規(guī)定有“憑此證到制定購糧點購買糧、油”遵守政策,嚴禁虛報冒領,套購國家糧油”此證應妥善保存,不得遺失,更不得私自涂改、轉讓和偽造”等。由此可見,當時國家的供應糧、油制度作為一項民生政策,把關非常嚴格。

    糧油供應證又稱糧本,是計劃經濟年代國家為保證非農業(yè)人口的糧食供給而為每個人配給的糧食定額,每戶一個糧食和食用油定額本,居民可憑糧本定時到指定糧店購買糧食和食用油。

    “上世紀60年代經濟苦難時期,持有糧本的非農業(yè)人口,可以不愁吃,相比之下,無糧本的農村人生活比較窘迫,所以在之后的很長時間,糧本跟‘身份證’一樣,是‘身份’的一種象征。”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張師傅表示,“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個糧本已經成為過去式,但它記載了那段特殊歲月,也經歷了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是一個時代最好的見證?!庇浾?strong>張春茂


     

責任編輯:付基恒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