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發(fā)布后,新時代勞動教育備受人們關注。近日,記者走進我市部分小學時發(fā)現(xiàn),各校開展勞動教育后,同學們積極參加,體驗勞動的過程,把收獲的快樂與幸福,寫在了臉上,留在了心中。
“爭做垃圾分類小衛(wèi)士”
把家里的垃圾分裝好,再分別投放到小區(qū)門口擺放的不同顏色的垃圾桶里……這樣的勞動習慣已融入臨鋼小學五(6)班學生譚博文的日常生活。6月23日7時許,記者在臨鋼的西湖小區(qū)記錄下這一幕。她將垃圾分類處理后,笑著對記者說:“生活垃圾放綠桶,有害垃圾放紅桶,可回收垃圾放藍桶,其他垃圾放黑桶,這些我記得可清楚哩!”
踏進臨鋼小學校門,“愛護環(huán)境就是愛護生命”“垃圾分類,人人有責”這樣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該校輔導員王經(jīng)娟介紹,“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垃圾對人類的危害,明白垃圾分類的好處,我們學校自去年9月起開展了有關垃圾分類的系列活動,現(xiàn)在同學們都已習慣了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p>
“以前不知道為什么將垃圾分類處理,經(jīng)過老師認真講解我才知道,通過分類很多垃圾可以變廢為寶。”該校四(3)班學生呂卓冉在日記中寫道,“垃圾分類既能節(jié)省資源,又能美化環(huán)境,好處真多!現(xiàn)在我們再也不亂丟垃圾了,周邊環(huán)境都變美了?!?/p>
“俺們學校有個種植園”
“我為西紅柿種子安好了小家”“這幾株黃瓜苗需要搭架了”“我種下的蔥何時能長大,做成香噴噴的豬肉大蔥餡餃子”……6月初的一個下午,浮山縣喬家垣小學的學生們來到該校教學樓前的行知種植園,在老師的指導下打理起自己的蔬菜。在同學們的悉心灌溉下,各類蔬菜長勢喜人。
喬家垣小學是一所山村小學。2014年,該校因地制宜開辟了一個“實訓基地”——行知種植園。每個年級分到一塊“責任田”,由教師擔任種植實踐活動的輔導員,從幼苗培土、中期施肥到定期澆水、捉蟲,引領學生們參與種植、觀察與管理。學生們學會了施肥、澆水、育苗、搭架等一系列勞動技能,行知種植園也成了他們最愛去的地方。
通過種植玉米、蘿卜、豆角、西紅柿等農(nóng)作物,讓同學們在農(nóng)事活動中不斷體驗、觀察、對比,激發(fā)學生的勞動興趣,滲透勞動價值,提升勞動品質(zhì)。該校校長喬紅藝記得,同學們第一次走進種植園時,都興奮地呼喊:“俺們學校有了種植園!”當初的他們,勞動技能還很稚嫩,而今年春天,他們儼然成為老手。喬紅藝說,通過一系列“微種植 深體驗”活動,同學們更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餐廳里“不剩飯不留湯,桌面干凈碗盤光”已是學生們的用餐常態(tài)。
“我愿做個家庭小幫手”
6月23日下午,走進臨汾黑馬弘毅學校三(3)班,只見教室內(nèi)課桌椅整整齊齊,地面干干凈凈,講臺一塵不染,連粉筆盒都擺放得端端正正?!拔覀兘淌倚l(wèi)生要求很高,講臺上,除了粉筆盒、黑板擦之外,不能有任何東西。每節(jié)課后,值日生都要把講臺重新擦一遍?!痹摪喟嘀魅涡杏穹f介紹。學校結(jié)合國家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要求,把勞動觀念滲透到了育人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除了課堂這個主陣地,該校還把勞動教育的陣地延伸到校園和家庭。
“勞動教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而是要把勞動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在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體現(xiàn)勞動價值。近年來,我們學校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統(tǒng)籌設置課堂教學與勞動實踐,開展了家務勞動我能行、孝敬父母做道菜、我的事情我來做等活動,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痹撔PiL張艷芳如是說。
在停課期間,該校安排學生在線學習文化課的同時,要求他們做好家務勞動。返校復課后,老師們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喜歡上了洗衣、做飯等家務,“我來露一手”成了學生們的口頭禪。掃地、澆花、洗碗……學生一有空就主動做家務勞動,那認真勁得到了父母的點贊,“孩子,你長大了!”
記者 郭秀婷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