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臨汾市曲沃縣的晉國博物館是依托“曲村-天馬遺址”興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遺址類專題博物館,也是我國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晉文化的平臺。參觀過這座博物館的朋友,一定對博物館里壯觀的車馬坑和春秋戰(zhàn)車復原模型印象深刻,那么,春秋時期是如何系駕馬車的呢?
世界最早的戰(zhàn)車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兩河流域的烏爾戰(zhàn)車。烏爾戰(zhàn)車有獨辀(類似于車轅)和短衡,然后用頸帶把馬的頸部固定在衡上,在曳車時,通過衡和辀來拖動戰(zhàn)車前進。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弊端,就是馬跑得越快,呼吸就越困難,馬的力量的發(fā)揮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充分發(fā)揮。這種系馬的辦法被稱為“頸帶式系駕法”,后來的希臘羅馬也多用這一方法,最多在頸帶之上加腹帶,但仍難以解決頸帶壓迫馬氣管的問題。
比起同時期的西方,我國春秋的馬車則使用“軛靷式系駕法”,軛是指駕車時擱在牛馬頸上的橫木,靷是一頭套在車上,一頭靠在牲畜的胸前的繩索,真正受力的部件是叉在馬肩胛前面的軛,傳力的則是靷,這樣能夠使馬的受力點落在肩胛兩側承軛之處,頸部無需被系得很緊,只要起到防止馬脫軛就可以了,曳車受力并不靠它,從而解決了壓迫馬氣管的問題,使得戰(zhàn)車的速度得到提升。
到了秦漢時期,我國又產生了鞍套式系駕法,把車轅放平,這樣支點得以降低,免除了木軛對馬造成的磨傷,還可以充分利用馬的肩胛兩側,既可以保持行車的穩(wěn)定,又能增加馬拉車的力量,這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責任編輯: 吉政